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中医教你如何预防夏季胃肠道疾病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5-28

夏天最爽的事是什么?

烧烤啤酒小龙虾,空调冷饮冰西瓜。

但在夏季,各类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快,一不小心就病从口入,加上夏季湿热之气较盛,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很多人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尤其老人和儿童更是常见,这几天,就有不少患者因为贪凉引起了肠胃病。那我们就来看看,关于胃肠道的疾病,中医又有什么好办法呢?

1、饮食注意“度”

“长夏”时,胃肠道功能容易受损,饮食上要忌暴饮暴食,同时注意少吃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莲子、薏苡仁、冬瓜等。此外,夏季出汗多,易耗伤津液,可以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如乌梅、柠檬、番茄等,既能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止渴。

2、贪凉要有“度”

夏季人体出汗多,毛孔开放,极易受风寒之气侵袭。寒凉有度,空调可以用,但要掌握一个度,也不要让电风扇、空调冷风直吹。睡觉时薄棉毯盖住胸、腹、脚,防止受凉。也不要用凉水冲洗头、脚等。

3、生活需要“度”

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减少急性肠胃炎的发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生吃的蔬菜瓜果一定要清洗干净;冰箱存放的食物,要蒸煮、热透后再吃;餐具要定时煮沸消毒;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降低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脾胃出现不适时会选择按摩穴位来缓解,每天按摩以下穴位有助于调节脾胃,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1、中脘穴,此穴位于剑突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处,是调理胃病的常用穴之一,有健脾化湿,理气和胃的功效。

2、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两寸,此穴位是止呕的要穴,对于调理胃痛,反酸,呕吐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3、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调理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可以选择用艾灸的方式缓解,而且此穴位还可以提高免疫力,具有保健养生,预防疾病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