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是发生于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乳腺癌已居我国女性发病率、死亡率首位,发病高峰以40-60岁之间为主。高脂饮食、初产迟、绝经迟、有家族乳腺癌史、肥胖及电离辐射等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一、什么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二、乳腺癌的中医学认识
乳腺癌在中医学中属于“乳岩”的范畴,在发病因素方面多与气郁、瘀血、痰浊等体内邪气有关,正气内虚、脏腑阴阳失调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国医大师周仲瑛认为乳腺癌以痰、瘀、毒为主要致病因素,其中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且多与痰、瘀、湿等病理因素相互兼夹形成复合病机,临证常见复合病机有痰毒、瘀毒、湿毒、热毒等。
中医认为癌病多与正气内虚、感受邪毒、情志怫郁、饮食损伤、素有旧疾等因素有关,病变与肝脾肾及冲任的关系最为密切。
三、乳腺癌中医中药治疗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乳腺癌的中医治则为疏肝理气、化痰软坚、扶正固本,并辅以中医外治法,在临床上运用中取得良好效果。中医治疗可以贯穿在乳腺癌整个西医综合治疗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中医治疗的方法是不同的,需根据各阶段的特点而定。
1.手术期:患者经历手术后,气血大伤,易出现疲倦乏力、抑郁、失眠等症状,此期中医主要以补养气血、安神解郁为主。
2.化疗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中医治疗有和胃止呕、运脾开胃之效,可以减轻患者化疗的副作用。
3.放疗期:患者可出现局部皮肤轻微灼伤,全身症状则以咽喉干燥、咳嗽为主要表现,中医治疗的重点为滋阴清热、润燥止咳。
4.内分泌治疗期:患者易出现烦躁、汗多、潮热、失眠等症状,此期中医治疗则以滋阴清热、敛阴止汗为主,待症状缓解后,则以扶正祛邪并治及巩固治疗为主。
赵一丹:
住院医师,硕士学历,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肿瘤、血液等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