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直播间 | 关于缺铁性贫血,你知道哪些?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3-21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贫血诊断标准: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


 

21f08e27cfa6ad7b0c288b1bc72ccb6b.jpg


贫血的症状:

脸色苍白、乏力、头晕、 体力下降、易感染、毛发干枯、指甲缺乏光泽,还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其中儿童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

其中婴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由于生长发育需要,出现铁需求量增加,导致铁摄入相对不足,是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的人,还有部分消化道疾病患者、月经量过多的人群、透析患者、嗜饮咖啡、嗜饮浓茶、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 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患者,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产生。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1. 饮食治疗:WHO 推荐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绿叶蔬菜。另外增加从食物中摄取铁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是食用铁强化食物(尤其适合婴幼儿)。

2. 预防性铁剂补充

3.口服或静脉补铁。

 

补铁治疗常见误区:

1. 部分患者认为缺铁性贫血只是补充铁剂就够,而不去寻找缺铁的根本病因,这错误的,只有找到根本的病因,才能从源头上切断,不会导致再次贫血的发生,也不会延误原发病的治疗。

2. 有部分患者以为贫血纠正就不再继续补铁治疗,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此时储存铁并未补充充足,如果此时不再继续补充,有可能再次发生贫血,因此铁剂治疗应该在Hb正常后至少再补充铁剂36个月。

3. 有部分患者喝牛奶或喝茶后立即吃铁剂或和抑酸药物、碳酸氢钠片等一起口服,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些会抑制铁剂吸收,应该和鱼、肉类、维生素C等一起口服,可加强铁剂吸收。

当出现贫血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饮食、用药、定期复查等。

孙习:

0e533b56291a9168e17779d8176af754.jpg 

住院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规培结业,熟练掌握肿瘤、血液等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